孔子的点头
上学期期末,应《语文报》编辑老师的邀请,写了几篇关于“课文趣读”的稿子,最近发在了《语文报》上。陆续转回到我的公众号上来,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。前几天发表的是《诗中 “风骚”今何在?》,今天发的是《孔子的点头》,其实之前计划写的是《孔子的点头和摇头》,结果因为篇
上学期期末,应《语文报》编辑老师的邀请,写了几篇关于“课文趣读”的稿子,最近发在了《语文报》上。陆续转回到我的公众号上来,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。前几天发表的是《诗中 “风骚”今何在?》,今天发的是《孔子的点头》,其实之前计划写的是《孔子的点头和摇头》,结果因为篇
这件事儿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说复杂是因为牵扯到的各种因素太多,不容易一下子就厘清各个因素的真伪、轻重、缓急等,所以才有了众声喧哗。我前几天也写了一篇文章,从语文角度来说这件事《郑智化的连滚带爬与连滚带爬的郑智化》。
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,远机位就算了,升降车停至机门居然离机门地板25公分,我轮椅推不进飞机,腿也没办法跨进机门,更劣的是操升降车的司机根本不顾我的安全,完全不把升降板提高,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。我已经算是一个有涵养的人,但是对这种没人性的行为
最近几年来,时不常在各种官方文件或者宣传文案上看到这样的说法:“厚植文化底蕴”。大约因为见得多了,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,但如果较较真儿,从语法和语义角度来分析一下,就不免发出疑问,这个搭配合理吗?
秋风,是古典诗词中最富韵味的 “信使”—— 它携着草木的清露、雁群的鸣唳、木叶的簌簌声,掠过洞庭的烟波,拂过吴江的碧水,也叩响了无数文人的心门。
最近,在短视频中,时常刷到这样的表述方式:“下大气力……”,省略号部分首先是个动词,诸如整治,查处等,在动词之后则是各种社会不良现象,诸如超时学习,违规补课,电动车占道,私搭乱建,等等。
昨天就始祖鸟和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这一事件写了文章《始祖鸟与蔡国强,你们对环保的认知还不如两千年前的老祖宗》,聊聊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。今天换个角度,来说说始祖鸟的这个“鸟”字。
最近网上一大热点是“罗永浩吐槽西贝”,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。西贝到底是不是预制菜,我们暂且放在一边,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预制菜的“预”字是怎么回事。